6月10日,由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外语教学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陕西省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外国语言文学三秦博士学术论坛在长安校区顺利召开。围绕“大变局背景下的外语研究新视野: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主题,来自省内外高校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和300余名外语专业研究生代表集聚论坛,针对大变局背景下的外语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探讨在扩展外语教学研究视野中探寻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会议由主旨报告和分论坛两部分构成。来自省内外八位知名学者分别进行主旨发言;在分论坛环节,学院29位研究生受邀参与了论文宣读与分论坛讨论。其中,2021级翻译硕士郭赟赟、王凌云两位同学的论文,经过评审获评优秀硕士论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郭赟赟《风险与超越:Chat GPT赋能翻译的伦理分析》获优秀硕士论文一等奖。该生针对ChatGPT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从伦理视角进行了探讨。从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相结合的背景以及GPT模型的原理和特点出发,阐释了Chat GPT在实时在线翻译、文档翻译、多语言翻译、语言辅助学习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重点关注了赋能翻译过程中的伦理挑战,如数据偏见与歧视、侵犯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以及质量问题与责任归属,并为应对这些伦理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数据多样性和代表性、强化隐私保护和知识产权保障,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论文旨在强调关注伦理问题的重要性,以确保翻译服务的质量、公正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发挥Chat GPT在翻译领域的潜在价值。
(郭赟赟同学荣获硕士学术论文一等奖)
王凌云《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的伦理问题与对策》获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也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改变了传统的翻译模式。翻译活动的伦理主体和主体的伦理行为逐渐变得复杂化,引发了一系列翻译伦理问题。该生从技术本身、人机关系和语言生态出发,进行案例分析和文本相似度分析,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发展引发的数据安全与学习偏见、责任归属与身份认同、语言生态伦理问题,同时对翻译技术约束机制建设,以及翻译技术提供商和翻译技术使用者提出针对性对策。
(王凌云同学荣获硕士学术论文二等奖)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力支持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会议开拓学术视野、交流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提升学院以及学科影响力。此次研究生学术年会金沙官网学生积极参与,赢得校内外专家的认可,展示了西大学生的风采。